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网

泉州: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

今年来,市科技局把落实《泉州市促进“六稳”“六保”追赶行动方案》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,结合“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”和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”工作部署,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在“新经济抢滩布局行动” 中的新使命、新定位,紧盯目标任务,成立工作专班,研究细化措施,狠抓工作推进,确保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。

推动高新产业“建链强链”

目标:从政策、资金、人才、服务、技术等方面支持企业复工复产、高新产业建链强链。

进展:

(一)组织实施一批高新领域科技创新项目

截至目前,已推荐10个项目申报科技部“科技助力经济2020”国家重点专项;推荐9家企业申报军民融合项目;推荐8个项目申报省区域发展科技项目;推荐16个项目申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,预计可获立项支持3000多万元。组织开展2020年市级第一批高新工业领域(军民融合)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评审,征集到109个项目,计划支持25项。

(二)强化人才服务带动

通过“领军人才+创新团队+创新项目”精准引才模式,计划引进智能制造、新材料、化学化工等领域10个高水平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优质人才团队项目,拟安排补助资金1500万元,立项支持50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,拟安排补助资金约1500万元,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高校毕业生150名,引导驻泉科研单位、“大院大所”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,借助“娘家”院校强大资源,精准招引硕博士人才。引导高新技术企业、200家战略性成长型中小企业等用人主体,招聘国内外高水平高校科研人员。

(三) 积极推动外专工作服务复工复产

针对我市一些外国专家受疫情和出入境限制影响,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的情况,积极协调省科技厅、市公安局出入境等有关部门,特事特办,给予开辟绿色通道,助力复工复产。

(四)积极向上争取资金

一是加强与国家科技部、省科技厅沟通对接,争取我市重点工作纳入上级扶持资金盘子。2020年一季度,全市共争取省级科技资金8095.99万元,比增271.38%;二是加强优惠政策宣传辅导和申报服务,推动更多企业享受政策性补助。建立局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,加强对企业开展研发投入、高企培育工作的指导,多渠道、多形式宣传推广科技政策,确保企业应享尽享。三是加强竞争性项目的遴选推荐,提高申报项目的命中率。认真研究国家、省各类科技计划指南,及时组织指导企业、科研单位申报,做好项目审查、评审、考察,确保优秀项目推荐上报,提高项目申报质量。已组织征集国家级项目26项,省级项目199项。

(五)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研发活动

一是组织569家企业申报今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,预计补助1.8亿元,比增38.4%。二是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量部分,市级财政再按市级承担部分的50%给予增加奖补,拟补助127家企业。三是积极与省科技厅沟通汇报,并会同统计部门及各县(市、区)采取切实有效措施,努力做到应统尽统。从摸底情况来看,2019年度全市研发企业数量、研发经费投入,均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。

推动高企群体“增量扩面”

目标:全年新认定高企265家以上,有效期内高企总数900家以上。

进展:截至目前,已在56直播平台组织举办了6期线上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班,累计培训1300多人次。筛选100家重点培育企业组织开展“专家一对一”线下辅导服务,已开展服务53家。开展高企申报调研摸底。2020年拟申报高企205家,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拟申报145家;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二批拟申报60家。

推动科研平台“提质增效”

目标:引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,今年二季度力争签约落地2-3个平台,全年力争引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3-5个。推动清源创新实验室、天大泉州研究院、兵装集团特种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,启动时间中心大科学装置和时空产业园、泉州科学城规划选址。

进展:

(一)加快科研平台引进力度

1.推动泉州市陶瓷科技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(昆山)智能装备研究院合作建设陶瓷智能装备研究院,已举行揭牌仪式。

2.推动合作共建泉州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创新研究院。

3.推动与沈阳铸造研究所合作共建“先进金属材料与成形技术研究院”,力争6月底签约落地。

(二)推动已引平台加快建设、产生效益

1.推进清源创新实验室建设。按照“边筹建、边引才、边科研、边转化”的工作思路,严格落实“三四八”工作机制,采用挂图推进的方法,有序推进实验室基础设施、科研项目、人才引进等各项工作落实。

2.推动天津大学集成电路及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。引导其以“产学研”联合的模式,与国内科技企业开展研发合作,并积极推动研发项目成果在泉州落地转化。

3.推动兵器装备集团特种机器人研发中心项目研发及成果转化。

4.启动时间中心大科学装置和时空产业园、泉州科学城规划选址。

推动科技成果“落地见效”

目标:落实科技成果“五个一”举措(即建设一个泉州科技大市场,设立一笔科技成果转化基金,实施一批科技合作项目,培育一批科技服务机构,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技术经理人团队),今年二季度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3项,促进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突破 1.7亿元,同比增长超100%。

进展:

(一)推进泉州科技大市场运营

与浙江伍一公司合作共建泉州科技大市场,目前已走访调研晋华、南威等企业和泉州师院、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等高校、科研机构50家,发布推介西安交通大学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福建(泉州)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高校、科研机构技术成果项目726项,服务企业56家,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5个,帮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项。举办了锌离子抗菌新材料线上专场推介会、线下交流对接会、线上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专题培训等,截至目前,全市已认定登记技术合同80项,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累计达1.8亿元,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74.25%。

(二)实施一批科技合作项目

今年二季度,启动2020年市级科技合作项目申报,共审核受理电子信息、机械制造、新材料等领域46个科研项目,计划立项支持20项,安排补助资金1000万元。推荐新材料、机械制造0、电子信息等领域10项目参评省级对外科技合作项目、STS项目和成果购买补助项目,预计申请补助资金922万元。全年力争开展科技合作100项,择优立项支持30项以上。全年实现较大科技成果在泉落地转化10项以上。

(三)发挥科技服务机构作用

目前全市共有7家省级技术转移机构,今年来指导3家省级技术转移机构促成交易项目92项,促成成交金额5469.8万元,拟申请省级补助资金109.4万元。今年二季度计划举办2场技术成果对接会。

(四)打造专业化的技术经理人团队

认真筹备全市技术经理人业务培训会,内容涉及科技服务业、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、技术合同登记等方面,已邀请我市高校、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相关对象30人。

【责任编辑】 庄秀鹃